希望集团的刘总说:“一个公司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的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
ISO体系认证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
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
凡是通过ISO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ISO9001认证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技术会)的标准。
质量管理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永无止境。企业获得ISO9001认证仅仅是得到了一张质量管理的“文凭”,并非终目标,为此,企业需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以“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来推进质量管理工作。ISO90001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扩大所需需求量急剧膨胀,美火商因当时的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美国*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大多数管理是,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厂)进行大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技术”*“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难题。战后,*部将该宝贵的“工艺文件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了满意效果。当时美国盛行文件风,后来,美国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病初,下医治病重”,被称为医者的三重境界。显然,“治未病”是其中的高境界。贯标是指贯彻ISO体系认证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虽然现如今企业都*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工作,但实际效果不尽相同,有的成效显着,有的却标准形同虚设。因此,加强贯标工作,让质量管理体系落地是一个企业质量风险、提高生产质量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