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企业的自主如果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产品就*失去市场竞争力,其应有的社会也会受到影响。知识产权的作用恰恰是保护者的利益,它是法律给予者的专有,保证其对智力成果的独占享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为了规范知识产权认证活动,提高其有效性,加强监督管理,根据《*共和国法》、《*共和国商标法》、《*共和国著作权法》、《*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的规定管理体系认证。
对于知识产权的规范化管理,如何管理,之前是没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我们论坛邀请了多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分享了各家的经验,其实每一家的情况是不完全一样的。华为有华为的做法,中兴有中兴成功的经验,IBM,包括商汤科技他们有适合自己的管理之道。
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如何去规范化管理,如何达到一个比较有效、合理的、行之有效管理方式呢?之前是没有评价的工具和手段的。
自从2013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之后,对于很多企业思路上面有了一个基本的指导,为了推动这项工作,也给与了很大的支持。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将知识产权放在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依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要求,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在企业的资源管理、基础管理、实施运行等方面进行贯标,可以有效规范研发、生产、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产权侵权、被侵权、流失的风险,并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对推动企业自主,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和提升企业自身,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有着巨大作用。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要什么条件?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企业应:
a)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文件要求:总则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c)知识产权管理记录。
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建立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员工发明创造奖励制度,并适时修改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记录企业应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记录,形成档案,为评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依据。
策划:知识产权界定企业应建立职务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识产权权属,拟定引进和实施他人知识产权的计划。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企业应搜集适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文件。
知识产权管理目标企业应针对其内部职能部门划分和管理层级划分,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并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相应的文件。目标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总目标,并设置可测量参数。企业应、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层级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机构与职责:机构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是知识产权管理的责任人。管理者可根据需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来代表企业管理者实施知识产权管理。
采购环节存在出现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或者是存在着知识产权安全的风险,在委托加工合同、咨询研究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知识产权条款全面缺乏,风险无处不在。
我们在知识产权贯标辅导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规范管理都是可以解决的,至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规范管理都可以解决的。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对人力资源环节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说要人事合同当中约定知识产权的权属以及保密的义务,入职要进行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关键岗位上的人员要进行知识产权的声明,离职的时候要进行知识产权事项的提醒,涉及人员离职的时候要执行离职协议或者是竞业限制的协议。
包括在日常的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要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激励或者是惩处等等。这个环节很多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本就没有去做。
我们去年听说过一些案例,高德公司跟滴滴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在法院发生的关于离职人员,尤其是研发人员离职的纠纷,索赔金额高达7500万。
还有是在知识产权获取的环节,要知识产权的目标、获取途径、方式,获得之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分析,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和发明人的署名权,这个做的很不足,这块有两个案例,一个是成功的案例,一个是失败的案例。